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咨询中心
联系我们
首页
关于我们
德本律师
业务范围
诉讼指南
成功案例
法律文书
咨询中心
联系我们
合同法
公司法
债权债务
知识产权
劳动人事
婚姻家庭
房产
.
拆迁
建筑工程
交通
.
医疗
损害赔偿
投资
金融保险
网络法律
国际贸易
海事海商
刑事辩护
[首页]
> 正文
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
来源:南京律师网 www.nj18.com 阅读:
98
次
一、概念及其构成
过失损坏
交通
设施罪,是指过失损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等
交通
设备,危害公共安全,致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倾覆或毁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一种以
交通
设施为侵害对象的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
交通
运输安全。这是本罪区别于其他过失犯罪的显著特征。过失损坏
交通
设施,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不仅使
交通
设施本身价值遭受损失甚至报废,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的安全运行,造成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的倾覆、毁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理应运用
刑法
武器惩治此种犯罪行为。过失损坏
交通
设施罪的犯罪对象是
法律
规定的特定对象,即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等
交通
设施。而且,这些
交通
设施必须是处于正在使用中。因为只有过失损坏正在使用中的
交通
设施,才可能危害
交通
运输安全,造成严重后果。也就是说,如果行为过失损坏的
交通
设施不是正在使用中,而是正在生产或正在修理而未交付使用,或者废弃不用的
交通
设施,则不成立本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损坏上述
交通
设备,危害公共安全,致使火车等
交通
工具倾覆或毁坏,造成严重后果的过失行为。这是本罪同过失破坏
交通
工具罪的区别所在。
(1)行为人必须实施破坏
交通
设备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行为人缺乏谨慎所致。如火车通过铁路道口不慎将路旁放置的废钢挂带在路轨上,造成列车颠覆。如果直接管理
交通
设备的人员,在操作中违反规章制度,以致过失破坏
交通
设备,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引起严重后果的,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
(2)破坏
交通
设备的过失行为必须造成危害
交通
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即造成火车、汽车等
交通
工具倾覆或毁坏,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如果未成后果或者后果不严重,不构成本罪。
(3)破坏
交通
设备的行为同严重后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如果严重后果不是由于行为人过失行为所引起,行为人不负
刑事
责任。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己满16周岁、具备
刑事
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
交通
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这种严重结果。
二、认定
过失损坏
交通
设施与破坏
交通
设施罪的界限。过失损坏
交通
设施罪与破坏
交通
设施罪,侵害的客体和对象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对犯罪结果要求不同。前者破坏
交通
设备的过失行为必须造成危害
交通
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后者只要实施破坏
交通
设备的行为,并足以使
交通
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成立犯罪,而且构成犯罪既遂。(2)主观罪过不同。前者是过失犯罪,后者是故意犯罪。从行为人认识方面看,前者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已经预见,或者应当预见而未预见;后者对其行为会造成的危害结果是明知的。从行为人态度看,前者对严重后果持否定态度,由于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出于疏忽大意,才发生了危害
交通
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后者对
交通
工具倾覆、毁坏的严重后果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
三、处罚
犯过失损坏
交通
设施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过失爆炸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过失爆炸罪,是指行为人出于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一)客体要件&......
·
破坏交通设施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
·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是指故意破坏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燃气等易燃易爆设备为特......
·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过失以失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nbs......
·
失火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
放火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也就是说,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
·
爆炸罪
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概念及其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
·
合同诈骗罪的量刑
·
张某某盗窃案一审辩护词
·
缓刑与死缓的区别
·
最高法院出台意见明确赔钱减刑的适用范围
推荐内容:
·
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品著作权的保护
·
诉讼时原告仍可请求停止侵权行为
在线咨询
8630-9110
QQ咨询
发帖咨询
热线电话:025-86309110
工作时间:AM8:00-FM21:00
专业律师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