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诈骗罪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民事诈骗罪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人事  建筑工程  房产  拆迁安置  国际贸易  金融保险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海事海商  行政诉讼  刑事辩护  顾问方案
律师团队
  • 民事诈骗罪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 民事诈骗罪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 民事诈骗罪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 民事诈骗罪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律师在线

民事诈骗罪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民事诈骗罪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擅长领域
 民事诈骗罪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正文

民事诈骗罪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www.nj18.com 南京法律顾问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事欺诈行为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两者都可表现为在经济活动中采用欺骗方法取得对特定财物的不法占有状态,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交易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实施欺骗的目的是让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是民事欺诈行为人在签订合同之后,总会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诈骗行为人根本无履行诚意或履行能力,即使有一点履行合同的行为,也是象征性的“虚晃一枪”。三是民事欺诈行为人为了减轻责任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解,但不会逃避承担责任;而诈骗行为人则是要使自己逃避承担责任,最终使对方遭受损失。其中,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二者相区分的关键所在。除非常典型的情况下,非法占有的目的通常都是根据一定的客观事实来推定的。尽管“非法占有目的”属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但它必然通过一系列外化的客观行为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根据其客观行为表现以及行为效果推定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一般来讲,借助合同实施诈骗犯罪的行为,在诉讼证明和司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过程中,须综合考虑、审查分析以下几个要素:1、要看合同主体身份是否真实;2、要审查行为人有无履约能力;3、要审查行为人有无采取诈骗的行为手段;4、要审查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5、要审查行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6、要审查行为人的履行态度是否积极;7、要审查行为人对财物的主要处置形式;8、要审查行为人的事后态度是否积极。民事欺诈行为与诈骗罪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首先看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民事欺诈行为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最终就是要非法取得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另外民事欺诈行为属于民事上的违法行为,而诈骗罪属于犯罪行为,行为人要收到刑事处罚。


相关文章:

·刑事拘留第37天批捕的有吗?

·遗弃罪的追诉标准是什么?

·酒驾申请缓刑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贩毒多人多次量刑规定是怎样的?

·构成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有哪些

·涉嫌贩毒案件能判缓刑吗


民事诈骗罪与刑事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案发地*
<<手机号*

首 页 | 顾问方案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2 南京法律顾问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025-86309110,139518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