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nj18.com 南京法律顾问
交警认定逃逸需要证据,但主要看客观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一个主客观相一致的行为,即行为人除了必须具有逃逸的客观外在行为方式,同时还必须具有逃逸的故意,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表明逃逸行为的心态只能是故意,如果仅仅具备离开现场的外部特征,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观故意,则不能认定为此处的“逃逸”。这里的证据一般是证人证言,其他形式的证据很难取证。《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致人轻伤逃逸有什么处罚
·无证驾驶无牌车辆会怎么处罚?
·撤销仲裁裁决提交材料有哪些
·批捕案件能交办给下级检察院吗?
·车祸的理赔流程是怎样的
·开车撞护栏逃逸什么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