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
劳动人事  建筑工程  房产  拆迁安置  国际贸易  金融保险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海事海商  行政诉讼  刑事辩护  顾问方案
律师团队
  • 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 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 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 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律师在线

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
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
擅长领域
 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 正文

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

www.nj18.com 南京法律顾问

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一、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挪用公款后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382条、383条的规定按贪污罪定罪处罚。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说明其主观故意已经转化,即由暂时使用转变为永久占有,客观上使被挪用单位对挪用人和物都失了控制,这符合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故以贪污罪定罪处罚。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但司法实践中如何理解“潜逃”呢?目前,法律与司法解释对“潜逃”没确的界定。我们认为,案发前或案后,行为人不假外出或请假外出或辞职,而致发案单位与之无法联系的即可认定为“潜逃”。二、挪用公款罪如何认定?根据挪用公款罪的定义,我们可以分析,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一)犯罪客体:国家财经管理制度,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以及公款的使用权。(二)客观方面:本罪的行为对象是公款和特定款物。特定款物指的是刑法典中规定的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和救济款物。应该注意的是,除了这些特定款物包含物之外,公款仅指的是资金,而不包括其他公共物。本罪的行为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这区别于挪用特定款物罪,因为后者需要归其他公共目的使用。那么,什么才是挪用公款行为呢?我国刑法典第384条的罪状中进行了列举,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根据我国相关的立法解释,“归个人使用”指的是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谋取个人利益的。2、挪用公款数额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挪用公款构成犯罪不问是否真正获利,也不受挪用时间的限制,只要进行了此种活动,数额达到了法律规定(1万元至3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即构成该罪;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种情形适用于除前两种情形之外的活动。根据我国的司法解释,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其中,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3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三)犯罪主体:特殊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是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四)主观方面: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并具有挪用公款的目的。现实中,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后潜逃的话,此时对于其挪用的公款其实主观上已经具有了非法占有的目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中的规定,此时是可以以贪污罪来定罪处罚。而根据刑法修正案九当中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犯罪数额、情节来追究其刑事责任才行。


相关文章:

·最新最高法债权债务的法规

·原告涂改借条时间咋办?

·即期信用证如何贷款,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欠债不还强制执行的程序是什么?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溯及力

·离婚后债权清偿的原则


挪用公款后潜逃是否可以转化为贪污罪
<<案发地*
<<手机号*

首 页 | 顾问方案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2 南京法律顾问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025-86309110,139518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