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先行赔付后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先行赔付后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
劳动人事  建筑工程  房产  拆迁安置  国际贸易  金融保险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海事海商  行政诉讼  刑事辩护  顾问方案
律师团队
  • 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先行赔付后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 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先行赔付后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 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先行赔付后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 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先行赔付后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南京法律顾问律师
律师在线

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先行赔付后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
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先行赔付后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
擅长领域
 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先行赔付后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 正文

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先行赔付后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

www.nj18.com 南京法律顾问

《工资支付暂时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由此可见,位是有追偿权的,但这里的追偿权的实现条件和实现的方法比较特殊。



在实现条件上,1、损害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即劳动者本人应该有过失;2、劳动合同对此种情况应当有约定,如果劳动合同中对此没有约定,则用人单位无权要求追偿。用人单位如果想实现追偿权,以上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用人单位在公司的人事劳动合同的设计上应该对此有所预测。



在实现方法上,1、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是未来的工资,而不是过去的工资。2、扣除的比例不得超过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民法典》出台后,对用人单位有没有追偿权这一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动者履行职务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用人单位向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劳动者追偿。本案中,徐某某驾驶出租车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徐某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其行为属于重大过失。用人单位向交通事故受害人承担了赔偿责任后,有权向徐某某追偿,对于追偿的比例和金额争议,法院考虑到出租车运营行业的风险、用人单位管理存在疏漏、劳动者实际收入状况等因素,判令徐某某按照60%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文章: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同时进入医疗期如何处理?

·退休后继续工作,超龄劳动权益如何维护?

·因用人单位原因未订立或未续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承担何种法定责任?

·试用期约定的服务期合同是否有效?

·竞业限制条款生效后,用人单位未依约支付经济补偿费,劳动者享有什么权利?

·没有约定竞业补偿费用的竞业限制协议是否有效?


劳动者履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先行赔付后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
<<案发地*
<<手机号*

首 页 | 顾问方案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2 南京法律顾问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025-86309110,13951899110